徽剧《惊魂记》上海演出座谈会纪要

在由安徽演艺集团主办的2014年上海春季演出月中,安徽省徽京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徽剧《惊魂记》于2014年2月18日、19日在上海云峰剧场演出,来自上海、浙江等地的艺术同行、上海“白玉兰”奖评委和社会各界人士共近2000人观看了演出。在两场演出结束时,剧院及时组织召开了《惊魂记》观后感座谈会,现将座谈会发言整理报告如下:

钱法成(浙江省文化厅艺委会顾问,原浙江省文化厅厅长,著名剧作家):

《惊魂记》这出戏,让我们品味了一道色香味俱全徽菜。可以说味道浓郁,唱腔优美,演员表演特别是主要角色子胤扮演者,唱念做打俱佳,人物刻画精准到位,充分表现了徽剧新生代汪育殊的巨大发展空间。《惊魂记》这出好戏为演员提供了宽阔平台,省徽京剧院众多好演员也支撑了这出戏,这就是艺术上的一种辩证关系,充分体现了表演艺术乃是戏曲艺术最本质的审美价值。祝贺安徽!祝贺剧院!

胡小孩(浙江省文化厅艺委会顾问,著名剧作家):

我认为,徽剧《惊魂记》最大价值在于:既传统又创新;是旧中有新,新不离旧,可谓是紧扣戏曲本体,又大胆突破并两者紧相结合的范本,对如何彰显中国戏曲魅力有很好的示范价值。在当前中国戏曲舞台上,有牢牢遵循传统的戏曲“保守派”,也有砸掉条条框框的戏曲“改革派”,各有各的道理,各有各的阵地。《惊魂记》的演出使我们耳目一新,看到了古老徽剧的韵味,也看到了与时俱进的艺术探索,满足了观众,特别是青年观众的审美情趣。

赵美成(浙江省文化厅艺委会委员,戏剧评论家):

这是一出极具国内市场价值又极具国外市场潜值的好戏,它明显高出原婺剧《血剑》,越剧《马龙将军》和昆剧《血手印》一筹。

戏中人性的深层剖析,人文的终极关怀,艺术魅力的高层次彰显,都大有可圈可点之处,既填补了一段时期内国内对莎氏作品改编搬演的冷寂,又足具让中国古老徽剧也即中国文化走向国际的可能性、可行性与可见性。为了更好打开国外市场,可专门征求一下国外友人之观感,以使戏的继续加工更合域外观众的口味,最终可形成两种演出版本,以应对内外之需。

《惊魂记》未来的路一定会走得很好,也会走得很远。我个人认为,《惊魂记》既是安徽的一张文化金名片,也是徽剧和中国戏曲文化的一张金名片,还一定是国际文化交流的一张金名片,深为徽剧感到自豪并由衷向此戏的主创和全体演职员致敬!

滕学坤(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一级导演)

徽剧《惊魂记》是出好戏,好就好在演员表演好,导演处理好,彰显了浓浓的徽剧特色,特别是三个巫由三个不同行当扮演既加快了戏的节奏,又增强了可看性。莎士比亚的中国戏曲化,莎士比亚的经典剧情融入了古老徽剧的元素,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震撼。

熊源伟(著名导演艺术家,上海戏剧学院教授)

去年在苏州中国戏剧节上就看过安徽的《惊魂记》,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。春节期间听说安徽演艺集团几台戏要来上海演出,就特地提前从北京赶回来看看。今天又看了一遍安徽省徽京剧院演出的徽剧《惊魂记》,还是那么震撼!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佳作,演员充分诠释了导演的构想,唱做唸打基本功十分过硬,唱腔也十分优美。舞台上就是一个平台,没有更多的道具作为支点,在随着剧情而旋转的平台,给人一种层次感,是一出很不错的剧目。现在剧院创作一台剧目不容易,创作一台值得称道的剧目更不容易,希望《惊魂记》多演出,在演出中不断完善。

张福海(戏曲学博士,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史教授)

看来徽剧《惊魂记》,十分精彩。既展示传统魅力又突显创新精神。几位主要演员的唱功及演技都很出色,男主角尤为全面突出,在京剧以外的戏曲界是很少见。舞台的动态布局合理,体现出导演功力。用三个巫贯串全剧,起承转合,起到了非常好的艺术效果。莎士比亚的作品在国内多有改编演出,应该说徽剧《惊魂记》是我所看过的又一部戏曲改编莎剧的成功之作。

熊杰平(武汉大学外文系教师,2013年武汉国际莎学研讨会策划人)。

去年我就从媒体上了解到安徽有这么一部作品,今天特从武汉赶到上海来看,果然名不虚传,我也不虚此行。

我本人从事了多年莎士比亚作品的学习和研究工作,也看了一些剧院演出的改编莎翁戏曲,各有各的特色,各有各的缺憾。看了徽剧《惊魂记》留给我的是激动,既有浓厚的传统艺术又揉进现代艺术元素。戏曲的表现手段如翎子、变脸等技巧恰到好处的烘托了人物的内部复杂心里活动。我想应该有机会到国外演出,我愿意义务为这出戏译成英文字幕。

曹树钧(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、上戏教授,《莎士比亚在中国舞台上》我国第一部中国莎剧演出史专著作者)

这是一出继黄佐临任总导演的昆曲《血手记》之后,又一出戏曲编演莎剧的优秀剧目,应当载入《中国莎剧演出史》。

演员表演个个都很认真,两位主演尤为出色。导演整体把握到位,运用徽剧特有的艺术手段将麦克白内心世界揭示得惊心动魄。舞台美术(包括灯光)、舞台调度富于创意,将西方经典莎剧的“戏曲演绎”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,充分显示了中国艺术特有的魅力。艺无止境,此剧经过一些深加工,完全可以推荐到国外演出,更广泛的弘扬中国传统戏曲艺术。

上戏导演系硕士杨燕平
徽剧剧种特色鲜明,导演手段时尚不失传统!演员表演细腻到位,刻画人物入木三分!唱腔优美,高亢富有激情;舞美设计独树一帜,寓意深刻;技巧运用合理,为戏锦上添花!十年磨一戏!希望再坚持不断完善合理,让这枝徽剧之花越开越艳!

上戏艺术管理系硕士朱强:
今晚的徽剧《惊魂记》太精彩了,唱、演、做俱佳。徽剧表演艺术博大精深,唱腔不仅多样而且优美,矮子功、翎子功、倒僵尸都很有特色,是一种迷人的艺术,希望以后能多多欣赏你们的作品。

原安徽省文化厅厅长蓝天给剧院发来的贺信:

观看“惊魂”归来,仍久久难以平静,喜见“天下第一团”古老徽剧再展雄风。唱做念打耍甚见功力,浓郁的徽派传统与编导演们与时俱进的创新和追求,使人耳目一新,真乃难得的一次高雅艺术享受。由衷恭贺你们为此做出的新贡献,由衷赞赏亮丽的新人汪育殊!欣喜徽班新星灿烂,后继有人。望再精益求精,取得更大的成绩!